2025-10-30 15:36:41 作者:周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
|
东南网10月30日报道(本网记者 周涛)深秋的宁德,寒意渐浓。在宁德市康复医院儿童青少年临床心理科的走廊里,17岁的小雯(化名)紧紧抱着医生叶爱梅,眼眶泛红,声音哽咽:“谢谢你们,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当天,这位少女结束了6周治疗,成功出院。而两个月前,她还深陷抑郁深渊,多次产生轻生念头。 今年9月,小雯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宁德市康复医院。初诊时,她情绪低落、乏力,敏感多疑,总觉别人说她坏话,烦躁坐不住,常抱怨“脑子反应慢”,并反复念叨“活着没意义”等消极想法。两年前,因亲子关系紧张和学业压力,她逐渐陷入抑郁,曾三次过量服药甚至轻生。“我活着没意思,什么都不如别人。”这是她入院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孩子时常头晕、手抖,吃得少,整夜睡不着,之前老犯肚子疼,后来无法正常上学。”谈及小雯的状态,她的母亲充满担忧和自责,“我们带她去过很多医院,但效果都不理想。” 同样陷入困境的还有18岁的小陈。6年前,他因遭受校园霸凌,性格变得敏感多疑,反复自残、吞药洗胃,甚至休学两年。“他总说有人要害他,晚上睡不着,白天暴饮暴食。”小陈的父亲抹着眼泪说,“我们实在没办法了,才找到这里。” 面对这些深陷心理困境的青少年,宁德市康复医院儿童青少年临床心理科的专家们深知,心理疾病的成因远比表面复杂,治疗必须采取个体化与综合性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程阶段及社会功能受损程度,量身定制多维治疗方案。
护士展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使用。东南网记者 周涛 摄 综合考虑小雯的情况,科室主任叶爱梅带领团队制定了“经颅重复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个性化护理”的综合方案。在治疗室,小雯头上戴着“头箍式”仪器——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仪。“这个仪器能释放高频磁信号,刺激大脑特定区域,帮助调整情绪。”叶爱梅解释说。治疗过程中,护士会随时询问小雯的感受,根据她的反应调整强度。“刚开始有点不舒服,但慢慢就习惯了。”小雯说,“治疗后,我感觉脑子清醒了很多,手也不抖了。” 对于小陈,团队采用了MECT治疗(改良式电休克治疗)。治疗前,护士通过PPT直观呈现治疗流程。治疗中,医生会为他进行麻醉和肌肉松弛,确保治疗安全。“治疗后,他的情绪稳定了很多,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叶爱梅说。 “一开始听着‘电休克’就害怕,生怕孩子遭罪。叶主任特意跟我们解释,说不是那种吓人的电击,是先打麻醉,孩子没痛感,就用温和的电流调调大脑里的‘情绪劲儿’(后来才知道叫神经递质),安全得很,我们这才放点心。”小陈的家人说。
上海专家指导电休克治疗。宁德市康复医院供图 除了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是康复的关键。每周,心理医生都会与小雯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医生让我回忆中考考得不错、帮过同学这些好事,证明我不是‘啥都不如人’。”小雯说,“现在我不再那么自卑了,也愿意和同学聊天了。” 对于小陈,团队采用了家庭治疗。每两周,小陈的父母都会参与治疗,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以前我们总催他学习,现在学会了多听少说,问他‘住学校觉得难在哪儿’。”小陈的父亲说,“孩子现在愿意和我们分享学校的事情了。” “治疗后,我晚上能睡踏实了,主动和爸妈说想回学校。”小陈说。他的父母也明显感觉到孩子的变化:“以前他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现在会主动和我们聊天,还说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学业压力、亲子关系、网络成瘾、校园霸凌等是主要诱因。 青少年心理问题并非不可逾越的难关。小雯从“活着没意思”的低谷中走出,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小陈从“自我封闭”的困境中挣脱,重新渴望校园生活。这些转变的背后,是专业医疗团队的科学干预、个性化护理、家庭成员的耐心陪伴,以及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海专家指导重复经颅磁刺激。宁德市康复医院供图 叶爱梅强调:“心理疾病就像身体疾病一样,需要早发现、早治疗。逃避只会让问题陷入恶性循环,而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往往能打开希望之门。每个孩子都有权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每个家庭都应成为孩子心灵的避风港。” 今年5月,宁德市康复医院儿童青少年临床心理科正式开科,凭借多元特色治疗、系统健康宣教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继军教授名医工作室专家的定期指导,迅速成为宁德地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新阵地”,为当地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了专业力量。 目前,该科室由叶爱梅主任领衔,团队包括心理医生、护士、康复师等,采用“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庭治疗”的多维模式,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青少年心理问题往往与家庭、学校、社会因素交织。”叶爱梅说,“我们不仅要治疗患者,更要帮助家庭建立健康的沟通模式。” 在治疗过程中,团队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王小菊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从护理实施—心理支持—生活护理—安全防护—康复训练—持续跟进六大模块展开实施,硬件上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阅览室、沙盘室、情绪减压仓、团体治疗室等),最终目标是提升治疗依从性,优化康复效果并增强患者的就医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该科室还提供特色睡眠治疗,由取得中国睡眠监测专业技术培训证书的技术人员行多导睡眠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睡眠管理专项护理,如记录睡眠日记,养成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家庭协同方面,培训家长识别情绪前兆、非说教沟通;质量保障上,每月用问卷收集反馈优化细节,帮助家庭延续护理效果。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兴趣,组织手工、读书等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开科以来,科室已累计收治各类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逾百人,临床治愈率达76%,患者覆盖宁德各县区(如霞浦、福安、周宁、寿宁、福鼎等地)。根据病情轻重,临床常见治疗周期为4-6周,轻度情绪问题患者经4周规范治疗即可恢复社会功能,重度病例如重度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等,治疗周期约6周,较传统单一治疗模式缩短30%。 记者了解到,为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该科室已纳入宁德市医保特殊病种报销范围。根据2025年宁德市医保政策,0-17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康复治疗可享受双重保障:一是纳入门诊特殊病种目录,年度报销限额达6万元,市级医院报销比例为75%;二是可叠加残联每年1.7万至2万元的康复训练补助,双重政策支持下,患者家庭实际自付费用平均降低60%以上。 报销流程也很简便,患者经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确诊后,填写《门诊特殊病种确认表》即可备案,凭社保卡在医院直接结算,异地患者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线上办理备案。目前科室正在申请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为这些困难孩子支付心理治疗等自费项目。 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名医工作室的技术积淀,到如今多维诊疗体系的成熟运行,宁德市康复医院儿童青少年临床心理科正以专业力量破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难题,让更多像小雯、小陈这样的孩子重获心灵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