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海峡电博会暨第二十届宁德投洽会圆满落幕

历时三天,第十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暨第二十届宁德投资洽谈会如期闭幕,在海峡两岸多方关心支持下,本届展会对接项目168项,总投资629.3亿元,其中展会各类商品现场成交额3500万元,各类机电产品达成协议、意向金额1.2亿美元。

 资  讯 

宁德市自然资源局解读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

即时 | 2020-11-05 14:56

东南网宁德11月5日讯(本网记者 吴文伟)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和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设施农业用地的新政策,在细化用地范围、拓宽用地规模、取消占补平衡、破解永农瓶颈、简化用地手续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突破,对便民利民和“三农”工作具有积极意义。针对这些新政策,11月5日上午,宁德市自然资源局召开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工作通报会,解读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

通报会现场。吴文伟 摄

据介绍,设施农业用地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按功能分为生产设施用地和辅助设施用地。与国家规定相比,福建省进一步细化了设施农业的用地范围,如将食用菌配料到出菇全过程生产用地、毛茶制作、农业智能操控等列入设施农业用地范围,这对宁德市食用菌和茶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辅助设施用地不包括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用地等。

“在原有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方式、使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用地取得手续等支持政策基础上,新的设施农业用地政策主要围绕‘拓宽用地规模’、‘节约用地成本’、‘解决用地瓶颈’、‘优化用地手续’4个方面进行改进和突破……”宁德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郑铭介绍到。

一是拓宽用地规模,生产设施用地没有规模限制,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最多不超过15亩;畜禽养殖取消15亩的上限要求,上调至项目用地规模10%以内。二是节约用地成本,现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费用标准为:水田指导价每亩15万元、旱地限价每亩5万元、粮食产能限价每亩每百公斤1万元,大大节约了农业经营者用地成本。三是解决用地瓶颈,在原有设施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的政策规定下,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无法获得批准,新政策放宽了有关规定,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有效解决了设施农业的用地瓶颈。四是优化用地手续,进一步简化了用地手续,取消了设施农业用地审批手续,执行备案机制,提高了用地取得效率。

在设施农业用地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具体流程方面,设施农业用地在正式备案前,乡镇政府应将项目用地情况报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项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是否破坏耕作层以及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可行性进行认定,出具具体认定意见。

此外,宁德市自然资源局还将强化对设施农业用地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日常执法动态巡查,对不符合规定兴建设施和使用土地的,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对未按要求备案或备案内容与实际建设情况不一致的,按疑似违法用地进行调查,责令限期整改;对将设施农业用地用于商品住宅、私家庄园、别墅等其他非农建设,以及擅自改变农业生产设施性质用于餐饮、娱乐、康养等其他经营用途的,按违法用地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未按要求履行土地复垦责任的,由县级自然资源部门按土地复垦相关规定和用地协议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宁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名单

即时 | 2020-02-21 15:10

2020年宁德市新闻发言人名单和工作机构电话

2020年2月

宁德市召开加强多党合作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即时 | 2019-11-07 15:59

11月7日上午,宁德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宁德市加强多党合作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郑峰主持,宁德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吴会旺,宁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才弟等四位有关负责人对我市加强多党合作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宁德市现有民盟、农工党、民革、民建、九三学社5个民主党派市委会和民进宁德工委,6个民主党派市级组织,95个基层支部、2299个成员,是我市人才队伍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共宁德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我市各民主党派组织不断完善、作用更加凸显,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党关系更加和谐,各民主党派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向同行,认真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职能。

宁德市委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参政履职,通过在合作制度上加以规范、在履职条件上加强保障、在自身建设上大力支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制度性文件,通过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等形式着力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支持引导民主党派立足自身优势、选准调研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能力。

民主党派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各民主党派认真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职能,在参政议政、助推发展、社会服务、民主监督、服务统一等方面团结带领广大成员,不忘合作初心、携手前进,为促进宁德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作出了积极贡献。

闽东日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陈秋凤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宁德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即时 | 2019-09-17 08:32

发布会现场。东南网记者 陈楠 摄

东南网9月16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今天下午,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德专场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宁德市委副书记、市长梁伟新,宁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智勇,围绕“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宁德”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宁德因‘山海交融’而生,因‘闽东之光’而荣,因‘风景独特’而美,因‘滴水穿石’而兴。”郭锡文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德人民弘扬“滴水穿石”精神,艰苦创业、克难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70年来,宁德经济实力大幅跃升,2018年全市GDP和财政收入达到1942.8亿元、200.77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了420倍、5396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98元提高到2018年的16147元。屏南县、霞浦县、古田县、寿宁县4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3%,增速居全省第二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增速居全省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7%,增速居全省首位。70年来,交通路网穿山越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建成区面积从4.3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2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34平方公里,锂电新能源小镇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名单,一座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兴港口城市加速崛起。

近年来,宁德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宁德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与传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金融扶贫、科技扶贫、龙头带动、造福搬迁等十种扶贫模式,使90%以上贫困户都有一项稳定的脱贫项目,确保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宁德突出抱好“金娃娃”、发展大产业,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项目实现县域全覆盖,构建起了支撑宁德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四梁八柱”,未来几年,宁德有望迈入“万亿工业时代”。

宁德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构筑了宁德绿色发展新优势。针对海上无序养殖、影响海洋环境的问题,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2.5亿元,清退禁养区渔排13.9万口、藻类2.4万亩,升级改造养殖区和限养区渔排20.3万口、藻类30.6万亩;清理废旧渔排10.4万口、海漂垃圾1.9万吨、泡沫浮球277万个,绝迹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也重新回归宁德海域。

此外,宁德不断完善软硬环境,打通了发展优势转换新通道。提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温福铁路、合福铁路建成通车,衢宁铁路加快建设,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全市公路里程突破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7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216公里。电力装机总容量960万千瓦,占全省16.6%,在全省率先跨入“核电时代”。港口从全封闭逐步走向对外开放,全市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201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29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9.6万标箱,分别增长15.5%、12%,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位。并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出台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28个方面94项主要任务落实,“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市级“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从80%提高至93.9%。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日益完善、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提升,使宁德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更加凸显,为持续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郭锡文表示,下一步,宁德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指示要求,逐步开展“回头看”排查,确保“全面实现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谱写新时代宁德发展新篇章。

宁德职业院校专业招生占比超40%

即时 | 2019-08-27 22:22

东南网宁德8月27日讯(本网记者 陈翊群 见习记者 王予捷) “当前,我市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崛起,对产业技术人员需求与日俱增,全市职业院校对接四大主导产业的专业招生占比今年达到40%以上,2020、2021年占比会呈现两位数增加。”这是8月27日记者从宁德市“教育领域补短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近年来,宁德市教育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部署,落实宁德市委“一二三”发展战略,坚持职业教育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主动对接四大产业集群,深化产教融合,做大做优职业教育。截止至目前,宁德全市职业院校有1所高职在校生3600人,12所中职学校在校生共2.3万人。

通报称,近年来,宁德市教育局按照宁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因校制宜制定了《宁德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调整方案》。按照暂停“无市场”专业,减少文科类专业,扩大原有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拓展对接四大主导产业的专业的原则,对宁德全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优化。

经过调整,2019年宁德市高职院校设置27个专业,其中对接四大主导产业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15个,加上与企业联办的“二元制”专业,招生比例占40%(比去年提高20%),力争2020、2021年提高到50%、60%以上。

全市中职学校2019年设置47个专业,其中对接四大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24个,招生比例占41%(比去年提高16%),力争2020、2021年提高到55%、65%以上。此外,扩大中心城区三所中职学校对接主导产业的工科类专业的办学规模,2019年达到51%(比去年提高18%),2020年达到60%,2023年达到70%,以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为了让他们进入四大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就能实现就业的相对稳定,更好助推四大主导产业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宁德市职业院校将采取四个方面措施:首先扩大企业订单班规模。今年全市职业院校与四大主导产业链的企业联办企业订单班(冠名班)25个,涉及15个工科专业,招生1100多人。其次加大“二元制”招生。“二元制”办学是指高职院校从企业中招聘技术工人作为学生,实行招生招工一体化,帮助企业提升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学历层次。今年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二元制”专业增加到9个,与四大主导产业的企业等16家企业、行业协会联办,已招生450人。再者实施中、高职联合招生。今年,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与全市9所中职学校联办17个“3+2分段制”专业,已招生1200多人。另外,高职将扩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将面向应往届中职(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下岗职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扩招300多人,均为宁德籍人员。同时,全市教育部门和各职业院校将积极引导职教毕业生到四大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的企业就业,助力企业发展。

另一有关宁德职业教育利好消息,宁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中心城区职教园区建设,目前,宁德职教园区项目选址毗邻工业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60亩,用于新建宁德技师学院、宁德财经学校、宁德职业中专学校及市、区两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项目。该项目目前已着手整合中心城区职业教育资源,依托城区3所中职学校,组建宁德市职业教育集团作为职教园区的业主进行统筹管理,教育部门将协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职教园区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尽快启动园区建设。

《宁德市旅游小镇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颁发

即时 | 2019-07-16 16:30

《宁德市旅游小镇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颁发新闻发布会现场。陈芍蓉 摄

东南网宁德7月16日讯 (本网记者 陈翊群 见习记者 王予捷 实习生 陈芍蓉) 来了!地方标准正式来了!内容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意在推动宁德市全域旅游发展。7月16日,宁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宁德市旅游小镇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

发布会上,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黄其辉说,按照宁德市委、市政府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部署,着力促进宁德大景区与旅游小镇联动发展,促进全域旅游。宁德作为福建省内唯一开展旅游小镇培育工作的地市,从2018年6月旅游小镇工作开展以来,坚持抓规划、抓项目、抓招商、抓业态培育,进一步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旅游小镇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已启动第一批、第二批42个旅游小镇建设,其中15个旅游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5个旅游小镇被评为省级休闲集镇,21个旅游小镇被评为省级旅游村。

黄其辉直陈,随着大众旅游、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游客对于优质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宁德市旅游业态不足、旅游服务质量不高、要素不齐等问题依然存在。《宁德市旅游小镇等级划分与评定》作为《宁德市旅游小镇培育实施方案》的配套标准,内容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通过小镇标准的宣贯培训、推广运用,将进一步提高旅游小镇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产品特色鲜明,服务标准统一规范,游客体验放心满意,推动宁德市全域旅游发展。

《宁德市旅游小镇等级划分与评定》评定范围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打造文化和旅游业态,展示地方特色,达到服务规范、管理有序、特色鲜明的旅游业态集聚区。因此,《宁德市旅游小镇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适用于宁德市建制乡(镇)、或行政村、或业态集聚区域旅游小镇的评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评宁德市旅游小镇的必备条件原则上包括有统一有效的经营管理机构;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可进入性良好、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相关规定等8个方面的内容。必备条件全部达标后,方可进入评分程序。

旅游小镇的评分标准由基础条件、可选条件、特色条件、加分项组成。基础条件包括环境、规划、旅游资源、设施、安全、卫生、管理等,体现了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可选条件包括住宿、餐饮、购物、体验,旅游小镇可选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参与评分,目的在于鼓励做精做特一种或多种旅游业态。特色条件包括生态旅游小镇、畲族风情小镇、康体养生小镇、文化体验小镇、滨海旅游小镇、产旅特色小镇、研学教育小镇等7种类型,旅游小镇可选其中一项特色条件评分,主要在于引导小镇提炼总结自身特色和最核心的发展要素,进行差异化打造,构建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加分项,小镇范围内有3A级以上景区、国家和省级相关旅游品牌的,可以适当加分,总分不超过200分。

在申报单位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宁德市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开展评定,对通过达标旅游小镇验收的,给予命名“宁德市旅游小镇”并授牌。复查工作每三年开展一次,对复查中未达到标准的旅游小镇,给予限期整改或取消定级的处理。

黄其辉表示,《宁德市旅游小镇等级划分与评定》作为全省第一个设区市特色地方标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引领性。该地方标准首先突出小镇特色,更加注重旅游资源要素整合与要素聚集,体现旅游小镇之间差异性和互补性,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宁德全域旅游发展;其次,强调民风标准,小镇民风是游客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方标准将民风淳朴、诚信经营、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度等内容加入评价标准,有利于引导旅游小镇更加注重民风建设,更加凸显主客互动,进一步增强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再者,契合宁德实际。该地方标准结合《宁德市旅游小镇实施方案》,在多轮实地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通过细化评分内容和可量化指标,使标准体系更具有操作性、落地性。如:将资源影响力这一抽象概念分解是否具有世界级品牌、国家级品牌、省级品牌、地市级品牌等可量化指标,减少专家评分主观性。又如:游客服务中心设有休息室、医务室、警务室、保安室等配套设施,具备1项得1分,既考虑到农村游客服务中心功能设置要全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又鼓励尽量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第十届海峡电博会暨第二十届宁德投洽会圆满落幕

即时 | 2019-06-15 17:43

东南网宁德6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陈翊群)历时三天,第十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暨第二十届宁德投资洽谈会如期闭幕,在海峡两岸多方关心支持下,本届展会对接项目168项,总投资629.3亿元,其中展会各类商品现场成交额3500万元,各类机电产品达成协议、意向金额1.2亿美元。

创新展览形式 突出产业导向

6月15日下午,在第十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暨第二十届宁德投资洽谈会闭幕新闻通报会上,宁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正明介绍,本届展会结合宁德市快速崛起的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在延续电机电器展览基础上,新增了新能源新材料、摆脱贫困和对口支援三项特色展览展示,展览形式得到创新;设置标准展位502个,邀请来自欧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1家新能源、新材料和电机电器知名企业及其产品登场亮相,展品内容更加丰富。

其中,电机电器展览主要展示160家电机电器及相关产业企业的上下游产品;新能源新材料展示主要展示23家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产业及产业链企业的特色产品,尤其是上汽集团宁德基地展出的纯电动乘用车吸引了来宾、客商的广泛关注;摆脱贫困主题展览主要展示宁德市扶贫开发历程及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实践;对口支援成果展示主要展示宁德市对口支援新疆援建成果及援建地的重点企业、特色产品。

聚焦产业前沿 共商合作发展

周正明说,电动船舶、半导体汽车芯片是全球关注的新兴热点和前沿领域。本届展会期间组委会就因地制宜举办了电动船舶创新发展研讨会和半导体汽车芯片专业论坛。

其中,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宁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电动船舶创新发展研讨会就邀请了全国船舶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150多人参加。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电动船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电动船舶和船用电池关键技术、电动船舶标准法规三大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地研讨,为推动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在船舶上的应用推广问诊把脉、建言献策,同时宁德时代新能源与4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合作项目签约。

由宁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的半导体汽车芯片专业论坛,则邀请了海内外知名芯片专家学者、汽车产业专家以及相关产业企业代表参加会议。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及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交流,其中国家“千人计划”4位专家就中国自主可控芯片的发展契机与模式、新能源汽车IGBT产业化项目简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模型、汽车电子与人工智能芯片作主题演讲。同时,专家学者等业内人士就宁德汽车半导体汽车芯片发展出谋划策,通过产业与金融双轮驱动,促成更多合作机会,助力宁德新能源汽车及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对接项目168项 总投资629.3亿元

历届展会成果往往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本届展会对接项目168项,总投资629.3亿元,涵盖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和电机电器、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以及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民生康养等领域。

工业招商方面,共对接项目98项、总投资362.5亿元,其中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8项、总投资231.6亿元;服务业招商方面,共对接项目70项、总投资266.8亿元,其中商贸服务业及总部经济项目总投资101.9亿元,占服务业项目总投资的38.2%。外商投资方面,新签外资项目11项、总投资39.1亿元,拟利用外资5.63亿美元,其中来自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区的外资项目分别占比为36%、18%、18%。

千名采购商参会 现场成交3500万元

本届展会举办的海外买家专场采购对接会,吸引了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俄罗斯、乌克兰、尼泊尔、巴基斯坦、韩国、印度、巴西等38个国家1200多名采购商参会,就新能源、新材料、水泵、发电机组及相关配件进行洽谈采购,展会现场对接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展会各类商品现场成交额3500万元,各类机电产品达成协议、意向金额1.2亿美元。

中央省市媒体关注 宣传效果显著

周正明表示,本届展会得到中央、省内各大媒体及香港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福建日报、香港商报、人民网等媒体约100名记者到会采访,截至目前,各大媒体、网站、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发布展会原创报道100余篇。同时现场组织东南网、宁德电视台、新华网福建频道、宁德网等媒体对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近20万名观众通过网络媒体和新媒体观看开幕式直播。特别是“两微一端”融媒体宣传成为今年展会宣传的一大特色,在闽东日报融媒体平台、华人头条平台上的总点击量累计超过70万次。

此外,记者获悉,在本届电博会暨投洽会期间,组委会在会务保障和服务方面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创新模式的基础上,着力细化方案落实,顺畅环节对接,力保会务服务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安保、医疗、食品等部门制定了安全保卫、医疗卫生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等工作方案,对重点活动、重点场所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本届电博会暨投洽会安全有序。

第十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6月13日宁德揭幕

即时 | 2019-05-30 22:25

东南网5月30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30日上午,记者从宁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暨第二十届宁德投资洽谈会(以下简称“电博会”“投洽会)将于6月12—15日在宁德市举办,开幕式定于6月13日上午举行。

宁德是“闽东电机”的发源地,享有“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中小电机出口基地”“中国中小电机之都”等盛誉。自2010年以来,宁德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十九届宁德投洽会,十年来,宁德积极探索和创新办会路子,不断对展会主题、内容和形式进行完善,电博会、投洽会已经成为福建省、宁德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产业协作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海峡两岸电机电器行业的技术交流与经贸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展会将以“产业为媒,两岸合作,共赢发展”为主题,旨在集聚海内外的电机电器行业和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产业企业和产品,通过展示、交流、学习,增进经贸交流合作,扩大对外影响,吸引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来宁投资兴业、来闽开展产业协作,助推宁德主导产业提质发展和传统产业加快提升,促进福建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届电博会、投洽会在延续开幕式、招商推介、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电机电器展览等活动基础上,结合宁德市快速崛起的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对展馆设置和活动策划进行了创新。

本届电博会将设电机电器、主导产业、摆脱贫困主题、对口支援成果等四项展览展示,其中,电机电器展览主要展示电机电器及相关产业上下游产品;主导产业展示主要展示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及产业链企业产品;摆脱贫困主题展览主要展示宁德市扶贫开发历程及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实践;对口支援成果展示主要展示宁德市对口支援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援建成果及呼图壁县重点企业、特色产品。

此外,电博会期间还将举办电动船舶创新发展研讨会和半导体汽车芯片专业论坛。其中,电动船舶创新发展研讨会由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宁德市人民政府、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共同举办,届时国家有关部委、行业组织、科研机构、船舶生产企业汇聚宁德共同探讨国内外电动船舶领域的新趋势、新技术、新机遇、新经验,推动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半导体汽车芯片专业论坛,将由国内外知名芯片专家作主旨演讲以及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等知名车企代表上台演讲,交流探讨宁德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大计,助力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发展。

据宁德市政府副秘书长、电博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周正明介绍,截至目前,在招展招商方面,本届电博会、投洽会参展企业有191家,分别来自全国12个省2个直辖市。展销展览方面。本届电博会、投洽会在宁德会展中心设置标准展位518个,其中台湾地区15个展位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与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合作,目前已有凯士士企业、富致科技、肯迈企业等台湾企业报名参会。届时台湾电电公会领导将莅宁出席展会。

此外,在项目签约方面,截至目前,本届投洽会可望签约合同项目146项,总投资555亿元人民币,其中工业项目91项、总投资321.5亿元,服务业项目55项、总投资233.5亿元。

宁德市落实“门前三包”规定 推动城市共管共治

即时 | 2019-04-26 08:49

东南网宁德4月26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4月25日,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门前三包”的相关规定,推进城市共治共管,宁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宁德“门前三包”规定的相关内容并通报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据悉,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今年1月,宁德市政府办印发了《宁德市中心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启动了“门前三包”制度。

宁德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柯照群介绍,“门前三包”是指临路(街)所有单位、门店、住户将担负起一定范围的市容环境责任,承担一定的城市管理任务。《规定》在吸收全国各地先进做法的基础上,将“三包”重新定义,具体为“包卫生、包秩序、包设施”。

为推动形成“门前三包”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宁德市推行三级“街长制”和实施分级管理机制。其中,一级“街长”,负责统筹推进相关工作,保证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轮抽查检查,二级“街长”,负责指导和监督日常工作,每周至少要对所辖区域开展一轮全面的检查。三级“街长”的社区网格管理人员每周至少要安排两轮巡查督导工作,督促商家履行管理承诺,及时纠正、查处市容问题。

“门前三包”没做好要被挂牌通报,沿街的企事业单位、商家、住户,是“门前三包”的第一责任人,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品质是否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和提升。因此宁德推出了分级管理机制,两区结合每月的考评工作,以“挂牌”的方式,对“门前三包”单位落实情况进行等级区分,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奖励,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真正做到守土有责。

柯照群表示,“门前三包”制度,是改善市容市貌的重要基础制度,通过开展“门前三包”工作,将进一步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拓宽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渠道,将有效提升沿街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形成完善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为宁德市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宁德举行落实“门前三包”推进城市共治共管新闻发布会

即时 | 2019-04-26 08:37

2019年4月25日宁德市举行 落实“门前三包”推进城市共治共管新闻发布会

4月25日,宁德市举行 落实“门前三包”推进城市共治共管新闻发布会,宁德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柯照群、市城市管理局执法综合科负责人郑小珍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宁德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廖南福主持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主持人廖南福:

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

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2019年1月3日,宁德市政府办印发《宁德市中心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规定》(宁政办〔2019〕1号),我市正式启动了“门前三包”制度。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门前三包”的相关规定,推进城市共治共管,今天,宁德市政府新闻办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有关方面负责人,向大家解读《规定》的相关内容和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发布相关信息,并现场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宁德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柯照群、市城市管理局执法综合科负责人郑小珍。参加发布会的还有中央驻闽新闻机构、省直驻宁媒体和市直媒体的朋友们,以及市直有关单位的同志。

首先,请柯照群副局长介绍《规定》出台背景、内容及当前我市“门前三包”的工作情况,并发布相关信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柯照群: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宁德市城市管理局向莅临发布会的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宁德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1月,我市出台了《宁德市中心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规定》,今天由我向大家介绍这份《规定》出台背景、内容及当前我市“门前三包”的工作情况。

一、起草背景

城市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是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它不仅彰显城市品味、弘扬城市文化、关系城市对外开放水平,而且还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一项任务繁重、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任务艰巨,难度很大。随着近几年我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两侧商铺林立,给广大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另一方面,一些经营行为与城市管理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经营者或市民法制观念不够强,商铺店面门前乱占道、乱悬挂、乱停放等乱象依然突出,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与品位提升,与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的要求极不相称。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5年12月20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经曾指出“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城市政府应该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同市场、企业、市民一起管理城市事务、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让全体市民共同参与,从房前屋后实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由此可见,“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需要全社会参与,需要部门联动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成效。“门前三包”作为城市市容市貌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因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自觉性、现实性和长期性,在城市管理中以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我国相当多的城市中得到推广和应用。“门前三包”是指临路(街)所有单位、门店、住户将担负起一定范围的市容环境责任,承担一定的城市管理任务。《规定》在吸收全国各地先进做法的基础上,将“三包”重新定义,具体为“包卫生、包秩序、包设施”。在新形势下,推行“门前三包”制度,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推进城市宜居环境建设、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是巩固省级文明城市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力保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主要内容

《规定》由市城市管理局代为草拟,期间经过征求蕉城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共13个部门建议、听取了中心城区主要乡镇(街道)、社区意见,2019年1月4日,市政府办正式印发实施。其主要内容共包含九个方面:一是明确“门前三包”管理内容及范围;二是厘清部门职责及监管任务分工;三是确定“门前三包”管理责任主体;四是规定责任区内管理责任人要求;五是强化日常监管和执法工作,施行门前三包“街长制”;六是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单位“悬挂告示牌”分级管理机制;七是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宣传引导和公众参与作用;八是建立完善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完善部门联动,加大对违反“门前三包”规定行为的查处;九是严格考评督查,提出问责机制,从多个环节入手,用强有力的考评督查,确保“门前三包”的严格落实到位。

《规定》分市、区、街、社区(村)四个层面强化“门前三包”工作落实。街道、社区层面通过对沿街责任单位的分级管理、奖优罚劣、严格执法,来实现对沿街单位和个人的有效管理;区级层面通过牵头建立“三级街长”的工作体制,层层压实日常巡查管理责任,牵头开展“标准街”建设,推动街道“门前三包”工作实现常态化运转;市级层面侧重以督查、考评、通报等为抓手,督促各区、各街道“门前三包”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形成“门前三包”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其主要亮点有两个:

一是推行三级“街长制”。蕉城区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东侨管委会分管领导为一级“街长”,负责统筹推进相关工作,保证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轮抽查检查。社区负责人担任二级“街长”,负责指导和监督日常工作,每周至少要对所辖区域开展一轮全面的检查。三级“街长”的社区网格管理人员每周至少要安排两轮巡查督导工作,督促商家履行管理承诺,及时纠正、查处市容问题。

二是实施分级管理机制。“门前三包”没做好要被挂牌通报,沿街的企事业单位、商家、住户,是“门前三包”的第一责任人,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品质是否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和提升。因此我们推出了分级管理机制,两区结合每月的考评工作,以“挂牌”的方式,对“门前三包”单位落实情况进行等级区分,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奖励,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真正做到守土有责。

三、工作举措

我们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宁德市中心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规定》,扎实推进“门前三包”工作开展,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让“门前三包”理念和行动深入人心。

(一)指导宣传培训,塑造先进典型。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对“门前三包”的宣传,广泛宣传相关制度、规范、处罚标准措施等,引导市民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协同监督、共同推进“门前三包”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指导两区抓好镇(街)、社区管理和执法人员的“门前三包”工作相关知识培训;三是指导两区开展常态化宣传;四是抓好 “门前三包”标准街建设示范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在全市宣传推广。

(二)抓三级“街长”落实,督促巡查监管全覆盖。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抽查三级“街长”落实情况,确保各区、街道的巡查管控严格落实“定人、定时、定路、定责”。

(三)督促签订责任书,做好分级挂牌管理。一是督促两区全面完成“门前三包”责任书的签订工作;二是督促两区对沿街店家根据考评结果将相应等级告示牌与管理责任牌一并悬挂在店门口醒目位置,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落实“门前三包”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在媒体上曝光,形成舆论压力,督促整改落实

(四)严格检查考评,问责监管不力。适时组织相关部门部门对街镇和区级职能部门、相关责任单位履职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年底形成综合考评成绩,并将“门前三包”考评结果纳入创建文明单位的考核内容。同时督促各区自行组织开展考评,加大问题整改力度。

相信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座新闻界朋友的广泛宣传,“门前三包”这一良好制度将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并作为发动群众参与创建优美环境、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载体和手段,为我市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促进“一二三”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主持人廖南福:

感谢柯照群副局长的介绍与发布!

接下来,请市城市管理局执法综合科负责人郑小珍就群众和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郑小珍:

我们在推进市中心城区“门前三包”工作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现在在这里做个集中解答:

首先我介绍下新形势下推出的“门前三包”制度的现实意义。

“门前三包”制度,是改善市容市貌的重要基础制度,我们通过开展“门前三包”工作,将进一步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拓宽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渠道,强化单位和个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承诺,让沿街商户、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参与到城市治理工作,提高保护城市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构建全社会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良好局面,实现从“各自扫门前雪”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转变,将有效提升沿街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形成完善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为我市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我介绍一下当前我市开展“门前三包”的具体安排。

自《规定》下发以来,两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已开展前期调查摸底等相关工作。2019年4月15日,市城市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宁德市中心城区“门前三包”工作的通知》,要求蕉城区政府、东侨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门前三包”工作的推进落实。并具体开展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推动“门前三包”落实工作。要求各部门根据《规定》的要求,各司其职开展工作。两区作为“门前三包”工作推进主体,要负起落实责任,认真推动“门前三包”工作;各职能部门要从行业监管入手,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各部门在每月底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书面报送市城市管理局。二是组织“门前三包”督导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定期组织对中心城区“门前三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三是开展“门前三包”考评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制定了《宁德市中心城区“门前三包”工作考评标准(试行)》,分别从“门前三包”管理制度、现场考核和管理特色方面,采取内页资料检查、现场抽查台账和随机抽查若干条道路现场考评等做法,对“门前三包”工作情况进行考评。

同时,考虑到“门前三包”作为规范性文件,效力层级较低、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强制力不足等问题,我局在今年人大法规《宁德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拟过程中,将门前三包”的内容一并纳入,并增加相应法律责任。解决“门前三包”执法“法”的缺乏问题。

最后向大家介绍下对于“门前三包”制度的落实,如何进行检查考评和问责?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检查考评和问责:一是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情况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考核内容,对管理成效突出的单位予以加分,对执行责任制不力的单位予以扣分;二是细化“门前三包”考评标准,指导、督促蕉城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开展“门前三包”自查自评,推动完善市、区两级考评机制;三是加大考评和媒体曝光力度,建立月考评通报制度,每月组织对两区“门前三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并将考评情况进行通报,年底汇总形成两区的“门前三包”综合考评成绩。四是两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门前三包”管理实施情况考评制度,可将考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五是对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监管不力、工作措施不到位、辖区内反复出现问题多、严重影响市容环境秩序的区、乡镇(街道)、社区,由约谈相关负责人、发出整改建议书;情节特别严重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移送相关部门进行问责。

主持人廖南福:

感谢答疑。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领导的详尽回答!会后,记者朋友还可以继续采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

各位来宾、记者朋友,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抓手,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基础。我们要以当前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自觉参与进来,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做文明市民,共同把文明、卫生创建工作做好、做扎实。希望记者朋友们加大宣传报道,加强媒体监督,提高全社会对我市“门前三包”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更好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推进城市共治共管。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谢谢大家!

宁德市举行2019年防汛备汛情况新闻通报会

即时 | 2019-04-19 08:38

4月18日,宁德市举行2019年防汛备汛情况新闻通报会,宁德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家鑫出席通报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黄秀拱主持新闻通报会。

全程实录如下:

主持人  黄秀拱:

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通报会。

宁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市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当前我市已经进入汛期,市防指已会商分析研判当前气象、雨水情和旱情,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今天,宁德市政府新闻办专门在市水利局召开新闻通报会,向大家通报当前汛情和2019年防汛备汛情况,并现场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通报会的有关负责人是: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家鑫。参加通报会的还有中央驻闽新闻机构、省直驻宁媒体和市直媒体的朋友们,以及市水利局相关科室负责人。

首先,请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家鑫同志通报2019年防汛备汛情况,并通报相关信息。

陈家鑫: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宁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水利局,向莅临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和水利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新闻界朋友、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关键之年。今年还是省、市、县机构改革后的第一年,做好今年防汛防台风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各地、各部门按照省防指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立足于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认真开展防汛备汛工作。

根据《福建省防洪条例》,我市已于4月1日进入汛期,各级防汛系统已全面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各地也做好了迎汛的准备。下面,将有关情况简要通报如下:

(一)降雨情况。第一季度全市平均降雨量34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但月份分布不均,1月份比常年同期偏少约4成,2月份则偏多4成,周宁、屏南、福安三个县 (市),2月份雨日超过25天,创历史新纪录,3月份降雨基本持平。根据会商预测,今年汛期降雨总体前多后少,预计4月~6月,各县市总降水量介于640~970毫米之间,偏多1~2成,其中,4月降水偏多1~3成,5~6月偏多1~2成;夏季(7~9月)沿海各县市降水量介于290~590毫米之间,山区390~670毫米,偏少1~3成。预计前汛期(雨季)于4月下旬中前期开始,接近常年,7月上旬中期结束,较常年略偏晚。降水集中期主要出现在6月份。

(二)水库蓄水。第一季度全市24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4月18日8时,24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9.01亿立方米,占控蓄蓄水量的51%,比常年同期增加11%。

(三)江河来水。第一季度江河来水偏多,全市主要江河控制站径流总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7%。预计,今年我市洪水趋势高于常年,主要流域将发生接近3~5年一遇的中小洪水,同时也不排除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

(四)台风预测。根据分析,今年影响(含登陆)我市的热带气旋有4~5个,较常年略少,但强度偏强,可能有秋季台风影响。

(五)干旱分析。预计,夏季温高雨少,≥35℃高温日数偏多,极端最高气温略高,秋季温高雨少,可能发生夏秋连旱。

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我市汛情总体平稳,主要呈现“降雨与常年基本持平、水库蓄水较多、江河来水偏多”等特点。根据预测,未来天气复杂多变,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今年防汛抗旱形势,全市上下提早安排部署防汛备汛工作,做到备汛工作扎实,防汛责任落实,度汛措施有效。

(一)立足平稳过渡,保持防汛“五不变”。 这轮机构改革,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能由水利部门划转到应急管理部门,为确保机构改革过程中防汛责任不悬空、工作不断档,一是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宁德市机构改革方案》以及部门三定方案做好有关防汛抗旱的职责划分、编制划转等工作。二是积极有序做好工作衔接,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对我市防汛抗旱工作设置过渡期,暂定1年。今年仍由水利部门牵头抓总,应急管理部门做好配合和交接准备。过渡期内防汛抗旱工作保持“五个不变”(省市县三级防汛指挥体系和工作体系不变、指挥机构不变、办事机构不变、工作队伍人员力量不变、日常工作不变),确保防汛改革任务全面落实。

(二)提早动员部署,掌握汛情态势。1月21日,市防指就发出通知部署安排全市防汛备汛工作。就今年气象年景、台风暴雨防范先后2次联合气象、水文等部门进行会商,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科学分析研判天气形势,实时掌握汛情态势。今年以来已组织召开3次动员部署会议,提早谋划防汛备汛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汛备汛措施,确保防汛备汛工作落到实处。4月4日我市召开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黄国璋副市长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三)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应急预案。市防指根据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对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进行了充实调整。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逐一落实市、县、镇、村防汛责任人和主城区、重要堤防、中型水库的防汛责任人,各级党政领导亲自研究部署、督促检查防汛重大事项,全面落实责任到岗、到位、到人,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逐级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各县(市、区)严格按照“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要求,修编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全市456座各类水库的水库汛期防洪调度运用计划已完成审批审查工作。

(四)开展防汛检查, 排除安全隐患。2019年新年伊始,市防指就开始动员部署今年的防汛备汛工作,从2月开始,各地各部门就迅速行动起来,深入组织开展防汛备汛工作,3月中旬,市防指派出五个检查组分赴各地开展汛前安全检查。现已完成汛前安全大检查任务,全市水利防汛部门共出动1484人次,检查重要堤防、水闸(闸站)、水库、险工险段、水毁工程、在建工程等1493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同时要求各业主单位进一步加快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落实水库度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五)落实队伍物资,保障抢险需要。及时更新补充防汛物资,并将物资的种类、数量一一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防汛部门共储备橡皮舟73只、防汛抢险舟72艘、机动救生船28艘、防汛编织袋89.606万条、手摇警报器1712台等一大批抢险救灾物资。按照“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原则,组建我市抢险队伍约1750支24739人,同时组建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与灾后重建服务队伍库,目前有技术服务队伍239支、施工抢险队伍155支。下一步将举办2019年度乡镇级防汛指挥长培训班和防汛抢险救生技术培训以及实战演练,有效提高各级防汛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组织人员检修、维护配电设备,落实视频会议系统、无线集群终端、卫星电话等应急通讯设施的汛前管理,确保正常使用。

下一阶段,我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新理念,全力做好今年的防汛防台风抗旱各项工作:

(一)加强督查防范,强化责任落实。继续开展防汛工作督促检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明确责任、限期解决,要把水库、防洪排涝工程、在建工程以及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区域作为检查的重点,在主汛期到来前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强化责任人和预案的落实,防止出现真空和脱节,确保防汛抗旱工作万无一失。

(二)细化整改方案,确保安全度汛。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抓紧整改并加强整改跟踪督办,全面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度汛。对施工期较长的涉水工程项目,逐个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做到施工、安全两不误。同时,认真落实好在建工程的度汛方案,科学制定方案,组织论证审查,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三)加大演练培训,提升应急能力。加快修订和完善各类预案,提高预案措施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组织开展防汛预案和应急抢险演练,通过实战演练,增强各类抢险队伍之间,特别是专业队伍与群防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抢险救援合力。进一步开展各种形式的防汛业务培训,交流、推广防灾减灾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不断增强和提高全市防汛减灾的应急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防汛服务队伍库,通过购买社会力量,提升防汛应急抢险能力。

(四)优化水库调度,安全高效运行。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度,凡经安全鉴定为三类坝、正在除险加固或虽已除险加固完工但未经过蓄水验收以及新出险的水库,都要降低水位直至放空运行;未按时完成安全鉴定或逾期未进行安全鉴定的水库,视为存在公共安全隐患,也必须降低水位运行;要严格执行经各级防指批准的水库汛期防洪调度运用计划,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督,绝不允许擅自超汛限(控蓄)水位运行。今年春季,我市江河来水及水库蓄水均偏多,各地要根据水库蓄水及降雨情况,科学制定调度方案,保障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及水库安全。

(五)增加物资储备,夯实防汛基础。县、乡两级水利防汛部门要根据今年防汛形势的新要求,进一步更新、补充、备足防汛抢险物资。同时要发挥社会代储作用,拓宽物资储备渠道,弥补防汛部门物资储备数量不足,以满足防大汛、抗大灾需要。

当前,全市已进入汛期,雨季即将到来,我们将在省防指、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夺取今年防汛防台风抗旱的全面胜利。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黄秀拱:

感谢陈家鑫副局长的介绍与通报!

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应邀提问时自报身份。现场提问现在开始。

宁德晚报记者:东湖塘二十五孔水闸拆除重建,现在工程进展如何,何时完工?

陈家鑫:东湖塘二十五孔水闸建成于1965年,总宽度123.9米,共25孔,每孔净宽3.5米,承担着宁德市中心城区防洪防潮排涝的重要任务。经过五十多年的运行,海水的长期侵蚀,水闸出现混凝土结构开裂、脱落,启闭机系统和电器设备老化等问题,经鉴定为三类水闸,运行存在隐患,为此,2017年我市启动了东湖塘二十五孔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该项目除险加固工程概算投资7941.7万元,总工期28个月,设计将水闸原25孔改造为9孔,每孔净宽10米,采用80T液压式启闭机,实行自动化控制。

为了确保城区防洪安全,施工采用“二期导流枯水时段(10月至次年4月)”施工方案,分两期施工。其中一期左闸段4孔闸门于2017年9月动工建设, 2018年4月完成启闭设备安装,闸门具备启闭条件,确保了2018年城区安全度汛。二期右闸段5孔闸门于2018年9月启动建设,目前土建部分已封顶,正进行闸门及启闭设备安装,计划4月底完成闸门与启闭机联机调试,闸门具备启闭条件,主体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行,以满足2019年防洪度汛要求。

宁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今年我市的防汛防灾工作重点有哪些?

陈家鑫:总的看,我市陆上安全隐患多,海上防台压力大。先介绍几组数据:(1)水利设施多,我市现有小(二)型以上水库456座,还有近400座的小山塘,保护面积千亩以上海堤80条。(2)地灾隐患点多。经自然资源部门排查,目前,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422处,受威胁人口6万多人。(3)网箱渔排多。根据海洋与渔业部门统计,目前,全市沿海渔船总数达3577艘,船上人员总数1.3249万人,海上养殖网箱69.8502万箱,养殖人员达1.3746万人。此外,海上还有大量的“三无”船只,管理难度大,给海上防台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些众多的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海上生产设施是我市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重点。

面对这么多的防汛重点,我们将通过四个措施来防范,一是继续加强对水利工程、海上渔船、渔排,陆上地灾隐患点、山洪易发区等主要防御对象的管理,修订完善防汛防台风工作预案,重点加强对“三无”船只的管理,明确管理主体责任,把“三无”船只信息纳入村级预案,实现网格化管理。二是组织开展防汛抢险队伍实训和应急演练,提升抢险队伍应急能力。同时,补充添置防汛物资储备,满足抢险救灾需要;三是加大宣传的力度,继续举办有关防灾减灾方面知识的培训班,不断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防灾抗灾意识。四是充分发挥乡镇防汛指挥图和高清视频指挥决策系统的作用,全面提升防汛决策部署和指挥工作效率。

闽东日报记者:提到山洪灾害那和我们具体说下哪些区域是山洪灾害防范重点?山洪灾害常用的预警方式有那些?谢谢。

陈家鑫:各类在建工程施工场地和生活区域、山区中小型水库塘坝周边、高陡边坡附近村寨等都是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高危区域”,必须全面梳理隐患点,做好防范预案,强化应急值守,充分发挥已建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作用,一旦危险来临及时处置并迅速转移群众,做到“预警及时、反应迅速、转移快捷、避险有效”,确保人员安全。

目前常用的预警方式主要有:电话、电视、手机短信、预警广播、手摇报警器、喇叭、铜锣、人员喊话等。

主持人  黄秀拱: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领导的详尽回答!会后,记者朋友还可以继续采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

各位记者朋友,市防指与市水利局积极践行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认真落实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夯实防汛工作基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媒体朋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一如既往地支持防汛工作,为我市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今天的新闻通报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

雨季即将开启!今年或有4-5个台风登陆影响宁德

即时 | 2019-04-18 19:36

东南网4月18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记者从18日宁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19年宁德市防汛备汛情况新闻通报会上获悉,今年将有4~5个台风影响(含登陆)宁德,较常年略少,但强度偏强。

根据《福建省防洪条例》,宁德市已于4月1日进入汛期,各级防汛系统已全面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各地也做好了迎汛的准备。

降雨方面,根据会商预测,今年汛期降雨总体前多后少,预计4月~6月,各县市总降水量介于640~970毫米之间,偏多1~2成;夏季(7~9月)沿海各县市降水量介于290~590毫米之间,山区390~670毫米,偏少1~3成。预计前汛期(雨季)于4月下旬中前期开始,接近常年,7月上旬中期结束,较常年略偏晚。降水集中期主要出现在6月份。

洪水方面,预计,今年宁德市洪水趋势高于常年,主要流域将发生接近3~5年一遇的中小洪水,同时也不排除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

台风方面,根据分析,今年影响(含登陆)我市的热带气旋有4~5个,较常年略少,但强度偏强,可能有秋季台风影响。

干旱方面,预计,夏季温高雨少,≥35℃高温日数偏多,极端最高气温略高,秋季温高雨少,可能发生夏秋连旱。

另据介绍,今年一季度,宁德市汛情总体平稳,主要呈现“降雨与常年基本持平、水库蓄水较多、江河来水偏多”等特点。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平均降雨量344mm,比常年同期偏多4%,但月份分布不均,1月份比常年同期偏少约4成,2月份则偏多4成,周宁、屏南、福安三个县 (市),2月份雨日超过25天,创历史新纪录,3月份降雨基本持平。

今年是省、市、县机构改革后的第一年,这轮机构改革,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能由水利部门划转到应急管理部门。据介绍,宁德市防汛抗旱工作设置1年过渡期,今年仍由水利部门牵头抓总,应急管理部门做好配合和交接准备。过渡期内防汛抗旱工作保持“五个不变”(省市县三级防汛指挥体系和工作体系不变、指挥机构不变、办事机构不变、工作队伍人员力量不变、日常工作不变),确保防汛改革任务全面落实。

宁德“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出炉 发力千亿产业集群

即时 | 2019-01-23 17:12

东南网宁德1月23日讯(本网记者 陈翊群) 今日,宁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宁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及千亿产业集群推进计划意见,从评估结果看,宁德市达到或超过中期序时进度指标,“千亿产业”推进计划基本定调。

根据评估报告,宁德市主要指标中期执行情况良好。《纲要》设定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四类33大项主要指标,41项具体指标。约束性指标20项、预期性指标21项,达到或超过中期序时进度要求的指标占73.2%。

根据运行趋势判断,预计到202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大部分能如期完成,规划目标设置基本合理。

“不过受外部环境变化、统计口径调整等影响,有5项指标实现规划目标的难度还较大,”宁德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景旻坦言,具体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等。

这份中期报告,还客观地指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包括“产业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仍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项目要素保障压力大”“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多”等。

报告中明确,对症下药,任重道远。要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这一战略目标,全面实施“一二三”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补齐短板、迎头赶上,努力完成好《纲要》各项目标任务。

主要从6个方面着手。包括着力打造环三都澳大湾区。着力打造高质高效产业体系。着力扩大内外有效需求。着力乡村振兴与山海联动发展。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值得一提的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新增学位11万个、新增医疗床位4100张以上,城乡养老服务基本满足需求,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宁德市发改委通报了《宁德市对接省千亿产业集群推进计划实施意见(2018-2020年)》相关情况,明确了主要目标和发展重点。

根据全市产业发展基础、主导产业规模、产业链配套等情况,优选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能源汽车、铜钢及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发供电、电机电器、食品加工、合成革、生物医药与海洋高新、物流、旅游、数字经济等8个主业突出、特色明显、成长性好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

到2020年,宁德市力争培育形成若干个产值(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重点产业集群和一批产值(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结构明显优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实施意见》同时提出了强化龙头引领、突出链条延伸、鼓励集聚发展、加强区域协作、完善服务配套等五方面保障措施。

宁德:发展设施渔业 推进产业升级

即时 | 2018-12-11 17:24

东南网12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周涛) 12月11日,宁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市引导湾内渔排升级改造,拓展外海养殖空间,推进湾外深远海域养殖设施建设,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情况。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守住宁德的青山绿水,建设美丽宁德,宁德市委、市政府决定发展设施渔业,推进产业升级,海水养殖业发展,将实行“压缩湾内、改造湾内;拓展湾外、提升湾外。”

为助力产业升级改造,宁德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向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和省海洋与渔业局争取资金支持宁德开展网箱升级改造和建设湾外深远海智能化养殖装备项目。

2018年上半年,该市共下达中央、省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转移支付设施渔业建设项目资金8500万元,用于支持沿海县(市、区)设施渔业升级改造。其中蕉城区3150万元、福安市500万元、福鼎市3500万元、霞浦县1350万元。

今年以来,宁德全面开展海上综合整治,不仅清退违规养殖渔排和藻类,而且对38万口木质、泡沫渔排,47.5万亩藻类进行升级改造,争取到省政府资金支持9.5亿元。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我市设施渔业升级改造,为我市升级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雷大联介绍,今年11月该局与工商银行、民生银行、邮政储蓄银行3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近15亿贷款支持,促进海上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有效对接,制定了产品渔业补贴款质押贷款方案,降低渔民改造成本,从而提高辖区内渔民配合渔排、藻类养殖设施改造工作的积极性,降低海上养殖风险。

目前,宁德已有4户养殖户与金融机构签约,并成功贷款450万元,其他养殖户、企业正与金融机构协商陆续签约中。

雷大联表示,今年以来,宁德还积极引导内湾发展抗风浪深水大网箱和塑胶养殖渔排的升级改造,大力推广工厂化循环水设施,积极拓展湾外深远海养殖空间。

宁德市公安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 让群众少跑路

即时 | 2018-10-26 15:05

东南网宁德10月25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10月25日,宁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宁德市公安机关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有关情况,发布相关信息,并对媒体和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近年来,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宁德市公安局进一步推进审批事项改革和服务方式创新,使服务流程更加优化,审批时限最大限度压缩,形成权责一致、公开透明、便利高效、服务优质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行政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企业、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一趟不用跑”或“最多跑一趟”。

精简优化办事流程

提升公安服务质效

据介绍,针对“放管服”改革的新要求、新标准,宁德市公安机关对服务指南逐项进行修改完善,精简优化办事流程,减免办事材料,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与效率。

以交警部门为例,窗口单位统一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推行18项业务“一证办结”,群众凭一本身份证到窗口即可办理相关业务。同时,进一步简化流程,对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程序一律取消,推动车驾管业务“带齐材料最多跑一次”就能办结。

出入境管理部门则推行预约办证、微信办证、就近办证、周六开放窗口办证、开通“绿色通道”服务、简化办证手续等举措,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治安部门精简审批材料,进一步缩短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服务时限,控制在法定时限的50%以内。

宁德市公安局相关人员称,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宁德市公安机关较好实现了放管结合、放管并举的工作要求,也进一步促进了为公众服务的便利化水平,提升了行政审批权力的公开化、透明化。

出台便民利民举措

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认真落实公安部28项和省厅16项便民措施的基础上,宁德公安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宁德市公安局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23条》,内容涉及交通管理、消防管理、治安户政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等业务,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创业。

据了解,交警部门延伸下放了交管业务,以推行“警保联动”、健全社会服务网络、邮政代办服务、农村交管服务、跨省异地检验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大力推进“就近办、便捷办”服务。

出入境管理部门则推行免费为群众提供出入境证件照相服务,为外籍华人提供签证、居留便利,申办护照等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等便民措施,并实现了省内居民可在全省范围内办理出入境证件和往来港澳台旅游签注,符合条件的外省居民可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自助查询往来港澳台签注剩余次数,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另据了解,9月1日起,内地居民可在全国范围内异地申请换(补)发出入境证件及办理往来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并将办理出入境证件签发时限缩短到7个工作日,为有应急需求的外籍人员提供便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移民出入境服务管理工作,减轻群众负担,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

方便群众办事创业

近年来,宁德市公安机关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大势,充分依托互联网构建管理服务平台,为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努力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着力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据介绍,根据宁德市公安《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参考目录》,现已将其中37个事项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并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和宁德市网上办事大厅公开网上办事事项指南、标准、办理时限等信息,安排专人每日录入数据,做好电子证照生成与应用工作。

宁德市公安局相关仁人员表示,通过优化网上服务,极大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和服务群众水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