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国鱼”跃闽东 碧海写传奇

2022-06-15 09:34:35  作者:王志凌 叶陈芬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从濒临灭绝、千金难求,到人工养殖、破茧新生,拥有“国鱼”美誉的宁德大黄鱼“游”出了一个富民兴村强企的大产业——

“国鱼”跃闽东 碧海写传奇

碧海清波,鱼跃人欢。

芒种时节,在霞浦长春海域养殖渔排上见到林葵时,他正组织工人给大黄鱼投放饲料。一个月前,100万尾大黄鱼鱼苗刚在此“安家”,生长良好。

现年58岁的老林,养殖大黄鱼已有30多个年头。从最初的30框,到目前的200多框,最高峰时达600多框、年产值六七百万元,一路走来,他亲历并见证着宁德大黄鱼产业的崛起。

老林告诉记者,在家里,不仅他养殖大黄鱼,儿子、儿媳也组建公司从事大黄鱼养殖、加工、销售,大女儿则开网店,销售大黄鱼等水产品,一家人串起了一条小小的“产业链”,增收致富、年年有“鱼”。

一尾鱼富了一家人,这样的生动实例在宁德大黄鱼产业发展征途上不胜枚举。

大黄鱼,又称黄花鱼、黄瓜鱼,是我国东南沿海特有的中下层洄游经济鱼类,体色金黄、唇部橘红、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素有“国鱼”之誉。宁德是中国大黄鱼之都,大黄鱼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近年来,我市坚持品牌优先,提质养殖、做深加工、拓宽市场,一尾鱼“游”出了一个富民兴村强企的大产业。

渔排改造升级 ,大黄鱼养殖提质增效 。

丰盈“蓝色粮仓”

6月6日,全国第8个“放鱼日”。当日,我市在蕉城区三都镇秋竹村官井洋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330多万尾大黄鱼原种子一代鱼苗跃入三都澳,进一步丰盈“蓝色粮仓”。

三都澳,“水深湾阔似天湖”,尤其是官井洋一带海域,自古以来就是大黄鱼生长繁殖的胜地。“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民笑……”一段流传至今的民谚,可窥当年这片海域大黄鱼繁育的盛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过度捕捞,野生大黄鱼资源濒临枯竭,官井洋大黄鱼一度销声匿迹。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大黄鱼之父”刘家富为代表的闽东水产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担、科研攻关,成功突破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随之形成的大黄鱼养殖产业成为闽东沿海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撑,宁德也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加工、贸易、出口基地,“中国大黄鱼之都”实至名归。

为进一步促进大黄鱼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从2001年起,我市便积极开展大黄鱼等水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特别近几年,每年在三都湾等重点水域增殖放流水生物达3至5亿个单位。据统计,仅2020年以来,在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东吾洋等三都澳海域,已累计增殖放流大黄鱼原种子一代等10个品种、21批次、12.54亿个单位,有力促进了三都澳大黄鱼等渔业资源生态修复。

同时,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依托在宁德成立的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联手高校院所研发大黄鱼育种技术。上个月,由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厦门大学及集美大学承担的大黄鱼新品种“富发1号”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新品种经连续五代选育而成,在生长上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大黄鱼育种升级提速,将从源头上推动大黄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崛起“海上田园”

背倚青山,面朝大海。山下,是五颜六色的渔家小屋;海上,是蓝黄相间的新型渔排。走进福安市下白石镇宁海村,一幅“海上田园、多彩渔村”的诗意画卷便在眼前拉开,美不胜收。

这是一个与大黄鱼有关的小渔村。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民便开始在海上搭建泡沫网箱养殖大黄鱼。但传统粗放养殖收益不佳,村民守着3800亩海域,却依然过着穷日子。

2018年11月,抢抓宁德全市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契机,宁海村党支部牵头,组建福安市安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党支部领办公司”模式,改造升级海上渔排,大黄鱼迁入更环保更抗风更宽敞的“新家”。目前,该村共建成新型塑胶小网箱5000口、深水大网箱32口,产生的经济价值达2.3亿元。

乘势发力,宁海村对海岸沿线120多幢民房的立面、屋顶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多彩渔村”。同时,投资建设海上星空房、海上餐厅,迈上渔旅融合发展之路,游客纷至沓来,住渔家屋、尝渔家菜、做渔家事、体验渔家风情,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宁德旅游“网红打卡地”。2021年,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5万多元,村财超百万元,发展生机勃勃。

宁海之变,是宁德大黄鱼产业持续升级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我市铁腕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立足“全面清”,聚焦“规范养”,突出“长效管”,共清退及升级改造渔排142.73万口、贝藻类54.15万亩,清理海漂垃圾10.6万吨、泡沫浮球538万个,重建海上养殖新秩序,成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

海上崛起新田园,碧海清波拂面来,大黄鱼养殖效益也逐年攀升。2021年,宁德大黄鱼产量19.1万吨,产值达69.18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围绕“制定一个科学的渔旅融合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构建一个优质的产品供给体系、形成一套规范的长效运营管理机制”的总体思路,建成霞浦七星渔排、福鼎“海之梦”、福安宁海村“蓝海渔歌”海上渔旅融合示范点,加速渔旅融合发展,唱响新“渔歌”。

舞动产业链条

6月10日,2022海峡(福州)渔业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在福州开幕,由我市水产企业推送参展的大黄鱼“深水瓜”新品牌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眼球。

“深水瓜”品牌是我市在“宁德大黄鱼”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上,根据大黄鱼养殖区域,细分产品品质、市场定位,精心打造的“菜瓜”“半瓜”“黄金龙”等系列品牌之一。其中,“深水瓜”为深水养殖的大黄鱼,品牌于5月18日亮相,当天首批价值60多万元的新鲜“深水瓜”大黄鱼从蕉城发往杭州、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各主要销售市场,备受青睐。

“通过品牌运作,让养殖户养出更高品质的大黄鱼,提升效益,也让消费者认知高品质的大黄鱼,从而促进宁德大黄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宁德市渔业协会会长韩承义说。

向上的养殖链在深化,向下的加工链在拓展。一年一度的“6·18”网络促销活动即将开始,走进宁德市金盛水产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在忙着赶制大黄鱼预制菜产品。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预制菜”产品市场升温,也为大黄鱼精深加工开启了一条“新赛道”。瞅准新商机,金盛水产迅速开发“去刺黄花鱼柳”等新产品,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走进千家万户,深受好评。据了解,金盛水产旗下的“三都港”品牌产品销售目前已覆盖京东、天猫、盒马生鲜、沃尔玛、大润发、永辉等线上电商平台、线下大型商超,并连续多年位居京东、天猫平台鱼类销售榜第一,大黄鱼食客好评如潮。

“游”上互联网,“游”上新赛道,这是当下宁德各大黄鱼企业加快产业发展的着力之举,宁德也串联起了一条百亿全产业链。今年宁德还实施“国鱼计划”,推动大黄鱼等海洋水产从种苗、养殖到加工、品牌、市场的全链条提升,做大做强做优大黄鱼产业,续写“国鱼”新的发展佳话……(闽东日报记者 王志凌 叶陈芬 文/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